一乐电子

一乐电子百科

 找回密码
 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297|回复: 35
收起左侧

变压器 空载电流 与什么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空载电流与什么条件密切相关呢?
   近日将一只30W左右的变压器(EI型)拆开改电压,改完装回发现空载电流比未改前同规格的变压器明显要大得多。大概是50mA。而未拆的大概是16mA。   
   我用的电流测试方法是:串一个330欧的电阻在初级中,通电,然后测330欧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算得电流。这个电流的测试方法可能不太正确也不太准,但是我没有专业设备,只能这样估算。但是测试方法一样的情况下,两只变压器的两次测试出的值应该还是可以比较的。
   会是以下问题影响吗?
   1. 我改动次级电压所致?从原8V、15V 改至 15V、15V。
   2. 是没有浸漆所所致?从声音听,拆过的在耳朵贴近听时明显比未拆过的大声。
   3. 组装时,EI片 装得不适当所致?过松或过紧?
   4. 初级匝间短路? 因为该电压器初级有三条线,应该是0V~110V(70欧)~220V(105欧)。我在一次测试时曾不小心将0~110V通了
       市电约2~3秒。之后摸初级绕组明显发烫。但量电阻却好像反应不出。与未拆的都差不多。还是说这个三线不是0~110~220V?是其它
       电压组合?

   就以上问题,搞了三天,没有结果。故在这里想请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有经验的请指点一二。
发表于 2009-12-2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破坏了铁芯之间的绝缘。
发表于 2009-12-2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回复,可是可不可以讲通俗一点或者有什么建议可以直接减小这个空载电流?
发表于 2009-12-22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拆过的变压器, 再安装,没有工厂的紧密.磁漏增大, 初级电感量应该减小 所以电流增大

工厂铁芯都是全新的,插装比较紧密. 插装后再浸清漆.
拆后,手工及清漆的原因,做不到工厂那样.

改进的方法: 拆过的变压器,给初级加20V的线圈 (当然次级绕线数量也随之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拆过的变压器, 再安装,没有工厂的紧密.磁漏增大, 初级电感量应该减小 所以电流增大

工厂铁芯都是全新的, ...
jiaming 发表于 2009-12-22 13:19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哦,收到。
就是说,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照您说的处理。
一个是在铁芯上下功夫了。是吗?
不过加绕组这个问题,真的很郁闷哦,加了之后功率也随之下降了吧?
发表于 2009-12-22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功率基本是由铁芯决定. 下降有限.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将新加的绕组拆除后再量,空载电流是正常的。比未拆的那个大一点点。
可能是厂家算死了功率,没任何余量。所以次级一加绕组,即发生空载电流上升的现象。
发表于 2009-12-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将新加的绕组拆除后再量,空载电流是正常的。比未拆的那个大一点点。
可能是厂家算死了功率,没任何余 ...
markliang 发表于 2009-12-23 08:41 AM https://www.yleee.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功率是由铁芯规格叠厚决定的,空载电流增大最大原因是插片的问题(短路、匝数不够、绕线不紧等都有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插片问题,是会影响。但不至于这么大。我试过在不改动绕组时,多次装拆插片,结果都是只比未拆前大一点点。
但次级一增加绕组,就不行,电流马上就上去了。

本版积分规则

QQ|一淘宝店|手机版|商店|电子DIY套件|一乐电子 ( 粤ICP备09076165号 ) 公安备案粤公网安备 44522102000183号

GMT+8, 2024-5-18 22:03 , Processed in 0.067992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